食品機械行業需建立技術創新聯盟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7-13
上一條: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設備展覽會
下一條:包裝業未來發展返璞歸真
[慧聰機械工業網]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第四屆理事會第四次年會日前在浙江溫州市召開。會上,理事長李樹君指出,近年來,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雖然取得了較大成就,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差距甚大,亟待提高。為此,他建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建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科研投入不足產品技術水平低下
我國食品工業近幾年有了較快發展,食品工業的發展需要食品和包裝機械裝備作為支撐,而我國食品裝備產品技術水平落后,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品種及配套數量少,機械加工水平低,裝備落后,基礎件和配套件壽命短,新產品開發能力嚴重不足。
李樹君指出,國外一些食品包裝裝備企業的成功經驗表明,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投資,占銷售額1%時企業難以生存,占2%時可勉強維持,占5%時才有競爭力,而我國食品包裝裝備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投資平均還不足1%。
據統計,全國研發經費只占企業銷售收入的0.3%~0.5%,研發人員只占從業人員的3.4%~4%,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試驗條件落后。相比國外的科研投入水平我國的科研投入嚴重不足,導致我國食品裝備行業自動化程度低,市場滿足能力差;單機產品多,成套設備少;主機多,輔機少;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多,高技術、高附加值、高生產率的產品少;初加工設備多,深加工設備少;通用機型多,特殊要求、特殊物料加工的機型少。產品性能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生產能力低、能耗高,平均能耗為發達國家的4~6倍。尤其是大型成套設備性能差距更大,國內比較先進的機型其生產能力是國外先進水平的1/2左右,而我國食品裝備整體技術水平落后發達國家20年左右。
產學研相結合建立技術創新聯盟
針對上述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李樹君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在于,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我國食品與包裝機械企業規模小,集中度分散,沒有能力投入資金開展研發工作,原始創新匱乏,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因此,要健全產學研一體化的技術創新體系,要探索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構建企業與優秀的研究院所和著名的高校相結合的共性技術創新平臺,瞄準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與裝置,共同開發、共擔風險、聯合競爭、共同受益。